铜 (Copper)

特性

铜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,成年人体内含铜约 100-150mg,主要分布在肝脏、大脑、心脏和肌肉中。铜参与多种重要的生物化学反应,特别是作为多种酶的催化中心。

  • 生物化学性质:Cu⁺ 和 Cu²⁺ 之间的氧化还原转换是其催化功能的基础
  • 储存和转运:肝脏是主要储存器官,铜蓝蛋白是血液中的主要载体
  • 调节机制:肠道吸收和胆汁排泄共同调节体内铜水平
  • 与其他元素的相互作用:与锌、铁、钼存在复杂的相互影响关系

相关影响

结缔组织形成

  • 胶原蛋白交联:赖氨酰氧化酶需要铜作为辅因子,参与胶原和弹性蛋白的成熟
  • 血管弹性:维持动脉壁的结构完整性和弹性
  • 骨骼强度:骨胶原的正常交联和骨基质形成

铁代谢

  • 铁氧化酶(Hephaestin):将 Fe²⁺ 氧化为 Fe³⁺,促进铁从肠道和细胞释放
  • 铜蓝蛋白:具有铁氧化酶活性,参与铁的转运和利用

抗氧化防御

  • 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(Cu/Zn-SOD):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
  • 细胞保护:防止氧化应激损伤

神经系统功能

  • 神经递质合成:多巴胺 β-羟化酶、抗坏血酸氧化酶参与神经递质代谢
  • 髓鞘形成:参与脂质代谢和髓鞘磷脂合成
  • 神经传导:维持神经元正常功能

免疫功能

  • 白血球功能: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正常功能
  • 抗体生成:B 细胞增殖和抗体合成

缺乏影响

血液系统

  • 铜缺乏性贫血:类似缺铁性贫血,但铁充足
  • 中性粒细胞减少:免疫功能受损
  • 血小板功能异常:出血倾向

骨骼和结缔组织

  • 骨质疏松:胶原合成不足导致骨强度下降
  • 关节异常:软骨和韧带发育不良
  • 血管脆性:动脉瘤和血管破裂风险

神经系统

  • Menkes 病:遗传性铜转运缺陷,严重神经退化
  • 运动失调:小脑功能受影响
  • 认知功能下降:特别是儿童期

其他系统

  • 免疫功能下降:反复感染
  • 色素减退:毛发和皮肤颜色变浅
  • 生长发育迟缓:儿童身高体重不足

自然补充

优质食物来源

  • 内脏器官:牛肝(12mg/100g)、羊肝(9mg/100g)
  • 海产品:牡蛎(5.7mg/100g)、螃蟹(2.8mg/100g)、龙虾(1.9mg/100g)
  • 坚果和种子:腰果(2.2mg/100g)、葵花籽(1.8mg/100g)、芝麻(1.5mg/100g)
  • 可可制品:黑巧克力(1.8mg/100g)、可可粉(3.9mg/100g)
  • 全谷物:小麦胚芽(1.3mg/100g)、燕麦(0.6mg/100g)

推荐摄入量:成年人 900μg/日,孕妇 1000μg/日,哺乳期 1300μg/日
铜锌比例:理想比例约 1:8 到 1:15

参考资料